Linux根目录误移修复
问题描述
公司一同事在做主机配置时,不小心在根目录下执行了mv * /bak/的操作,后来ctrl + c 停止后,发现所有的命令都已无法操作了,所幸当前连接的ssh还没断掉,但新发起的ssh明显也连不过去了。执行任何命令都发现无法操作。通过全路径执行也主要报错:“/lib64/l[......]
公司一同事在做主机配置时,不小心在根目录下执行了mv * /bak/的操作,后来ctrl + c 停止后,发现所有的命令都已无法操作了,所幸当前连接的ssh还没断掉,但新发起的ssh明显也连不过去了。执行任何命令都发现无法操作。通过全路径执行也主要报错:“/lib64/l[......]
我边遇到的一个情况,一台主机访问另一台主机时,会发现有的时候时长特别长(注意是特别长),有的时间非常快,出现有问题的概率挺大的。通过抓包比对,发现TCP/IP包在花费时间特别长的时候有包重传的情况。而多花费的这3秒就耗费在了重传上:
最新部署的一台zabbix server使用的Percona TokuDB引擎(Percona Server for MySQL 8.x),该主机在进行数据库接时报错:Authentication plugin 'caching_sha2_password' cannot be loaded。[......]
现网使用的一套HUAWEI XSG1系列存储,在通过iscsi协议分配给数据库LUN后,通过安装multipath进行聚合时,发现无法聚合,通过查看messages日志,发现有“alua not supported” 相关报错。具体见下图:
同样,通过systemct[......]
近期在思考一种简单的系统日志统一分析监控方案。在开始后面的内容之间先说下rsyslog,rsyslog目前是redhat、Ubuntu等常见linux发行版上自带的日志管理软件,其配置也比较简单。其主配置文件是/etc/rsyslog.conf 。
因为安全需求的原因,公司要求使用ntp keys认证以防止被用来做反射攻击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般系统默认自带的版本会比较老,都存在安全漏洞的,如果OS官方没有推出更新patch的,可以使用源码包编译。具体操作如下:
yum -y remove ntp nt[......]
常用的shell有bash和csh,而history记录中,bash默认是不带命令操作时间的,csh带有记录时间,可以通过变量修改,查看历史命令的执行时间,不过history记录默认只保存1000条。想要所有的命令都进行命令,最好是将其保存到日志记录中。所以可以通过一些变量配置,配合logge[......]
最近在写的一个程序,需要使用golang调用windows下的一个html页面。在windows下调用的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通过 cmd 程序调用,另一种是通过rundll32.exe程序进行调用。
package main import ([......]
OOM是linux out of memory的简称,由于现网要做此类问题的优化,这里再总结下。OOM的算法策略具体见下图:
Linux用户内存都是读写时分配,所以系统发现需要内存基本上都是发生在[......]
在很早之前的《RH134小结(六)nmcli配置IPv4与IPv6网络》中就已提到过IPv6的配置,目前在工作中就遇到主机上需要配置ipv6地址的问题,在主机上存在多块网卡和多个网段的情况下,就会升级路由配置,而且又涉及原有ipv4地址不变,这里有相对有点复杂了,而本篇就结合SUSE和redh[......]
近期评论